原始文章
【文長慎入:社群時代及其不滿】
最近事忙,疏於更新推特
狀態。簡單說,馬斯克
繼續裁員,包括網路資安人力,直接或間接導致一次全球大當機、兩億名用戶個資外洩(尚未確定外洩時間點)、第三方客戶端API 也無法使用。
至於馬斯克
本人,由於特斯拉股價持續重挫,金氏年鑑送他一項認證世界紀錄:「史上個人財富萎縮最多」,前年十一月至今,他的財庫總計蒸發1820億美元(你沒看錯,約五兆四千億台幣)。
元月四日,他不無自嘲或自憐意味,發推表示:「十二個月前,我還是《時代》年度風雲人物」。沒想到,骨灰級科技大佬、矽谷a16z創投一哥Marc Andreessen回推一張《時代》封面老照片:1940年元月,年度風雲人物是史達林
,弦外之音,英雄或魔頭只在一線間,諷刺意味十足。
Just saying. https://t.co/3oQicato5G pic.twitter.com/QFuC2B62Tw
— Marc Andreessen 🇺🇸 (@pmarca) January 4, 2023
重點來了,其實,我的關注焦點不是馬斯克
或推特
本身,也從未買過特斯拉或其股票(「買不起」只是原因之一)。我關心推特
動向,因為它的種種爭議,濃縮反映一整個世代的數位困境。
不好意思,容我講一下古。
上世紀末,當我開始上網,網路使用者的行為,通常有明確目標感:點開Outlook
收信,上新聞網站看新聞,Match.com
提供交友配對,雅虎
則是所謂「入口網站」,搜尋、拍賣、信箱、查股市,同時提供整合新聞服務。
當我們想找人討論3C、運動、旅遊、時事、電影,則有各式各樣的分眾論壇(還記得「背包客棧
」或「PCDVD討論區
」?),我們在裡面找到志同道合的陌生人群,交換資訊與評價。
再後來,部落格興起(還有更早的「個人新聞台」),書寫成為網路全民運動,我曾形容,每個人都可以經營自己的KTV包廂,吸引聽眾上門駐足,彼此分享麥克風輪唱幾句。
有陣子,HEMiDEMi
及推推王
等書籤網站,解決資訊分散的問題,有點像「錢櫃點歌本」前幾頁的熱門點播,讓我們追蹤自己喜愛的網站或作者之餘,也能發掘熱門議題與文章。
風行一時的RSS,則提供訂閱與收藏各種資訊來源的方便機制,像是盡職郵差,按鈴通知你點開最新文章或新聞。
可是,要命的「可是」來了,當臉書
與Twitter
崛起,以 「社交」 之名,進駐每個人的瀏覽器書籤與手機首頁,上述網路服務,幾乎像是中了薩諾斯的彈指,灰飛煙滅。
好,巴哈姆特
、Mobile01
及前述論壇網站還在,只是榮景不若以往;部落格平台幾乎全滅,剩下食記與遊記為骨幹的痞客邦
。
兩相比較,前社群時代,數位世界的驅動力通常是「單一主題」,我們因特定興趣或需求,各自追求,網路像一個永無止境的自助餐餐台,愛吃什麼夾什麼,吃飽就罷手,抹嘴回到現實世界。
等到社群時代,臉書
與Twitter
像黑洞吸納網路活動,上網驅動力變成「人名」,親友同學、名人網紅、政治人物、心靈導師,一起混同打包,最後,人人桌上都是一盤大雜燴,我們雖能決定追蹤或加好友對象,但演算法主宰了最終菜色。
於是,當我們以為在瀏覽新聞,其實在隨興娛樂;當我們以為在娛樂,其實在幫網路行銷公司增加點閱;當我們以為是網路行銷,其實是政治代理人的訊息戰;當我們以為是訊息戰,其實是一言不合的立場分歧。
社群迷霧之下,關鍵不只在於我們 「得到什麼」,更在於 「失去什麼」,由於習慣這種被動推播的瀏覽,我們越來越不習慣主動尋求資訊源,也日益失去 「辨識、鑑別資訊來源」 的耐性;再加上,社群平台擅長以各種介面與機制,極大化用戶黏性,智慧手機則推波助瀾,讓「離線」成為一項定力修煉。
這一切的總和,正是「網紅與他們的產地」,假訊息、爆系社團、網紅聲量、聊天機器人,成為當代新興傳播議題。
在此一尷尬生態中,「新聞媒體」
既是共犯,也是被害者。一開始,新聞媒體歡快擁抱社群平台,媒體組織搶搭臉書
「文章快手」的便車,並爭相以博取眼球的釣魚標題與貼文,藉此收割快速流量;歐美記者則紛紛進駐推特
,拿140字的推文建立專業權威,吸引數以萬計的粉絲。
等到臉書
決心遠離媒體產業,拼命降低新聞連結導流權重;推特
又任意封殺記者,日復一日不堪聞問,媒體組織及個人驚慌失措,越是流量型媒體如BuzzFeed
,受傷越重,但已難以逆轉數位世界的權力結構。
根據中正大學傳播系教授羅世宏最近一份研究,過去十年,美國新聞媒體的網路流量成長十倍,廣告收入卻只剩一半。至於台灣,近五年,新聞消費者總數與點閱流量不斷增長,而且,數位廣告量成長64%;諷刺的是,台灣新聞業的總營收,從2005 年的320 億台幣,2020 年降至 157 億台幣,蒸發超過一半。
不難想見,失去社群流量與數位廣告營收,越是認真做新聞的從業者,越難生存,必須各憑本事,才能勉強站穩腳跟。
這是一個「資訊紐帶斷裂」的時代,在各種斷點縫隙中,極端意見與仇恨言論趁虛而入,導致各種痛苦虛無,幾乎無所逃於天地間。五年前,彭博新聞專欄作者、紐約州立石溪大學教授Noah Smith在推特
發了一段貼文:
「15年前,網路是現實世界的逃逸之地;如今,現實世界是網路的逃逸之地。」
這篇貼文迅速爆紅,成為網路迷因。去年底,他在個人新聞信Substack
發了一篇文章,部分觀點與上述論點類近:一個訊息中央化的社群平台,不會是一個更好的網路世界。
(岔題一下,
Noah Smith
去年底剛來台灣,寫了一篇〈在台十一天〉,推崇台灣是「可愛而獨特的文明」,大力推薦台灣包容又尊重個人的文化,值得一遊。文章連結在留言處,有興趣的朋友可參考。)
然而我認為,更糟的是,未來還會更糟。原因有二:一是社群世代斷層,二是人工智慧的濫用危機。我的資料夾有篇草稿,標題是〈館長之後,AI之前〉,打算探討臉書
與推特
之後,數位世界即將面臨的更大危機,以及專業媒體與資訊消費者的因應之道。
不過,本文已經超過兩千字,不好意思再落落長,請容我先行收工,下次再續前緣。謝謝收看。 (上文提到的各種連結,我會放在留言處,請大家參考。)
Reference
【馬馬斯克與特斯拉危機】
【推特近期爭議】
- Elon Musk ‘orders Twitter to remove suicide prevention feature’
- Twitter to Relax Ban on Political Ads
- Twitter data leak – over 200 million user data open to the public
- I’m told Twitter employees were just walked out of its Singapore office — its Asia-Pacific headquarters — over nonpayment of rent. Landlords walked employees out of the building
- Twitter users worldwide report site outages