Photo by Chris Chow on Unsplash
出局的判定方式
出局方式 | 英文 | 说明 |
---|---|---|
三振 | Strikeout | 当打者 面对三个好球而未能击中时,即被判为三振出局。 |
接杀 | Fly out | 打者 击出的高飞球被守备队员 在球未落地前接住,则打者 被判接杀出局。 |
封杀 | Force out | 当跑者 在进垒过程中被守备队员 持球碰触,或在**强迫进垒的情况下(如打者上垒后其他跑者 必须向前进)**被守备队员 持球触及,即为封杀出局。 |
触杀 | Tag out | 当跑者 未踏于任何垒位,而遭守备队员 以持球手或手套触碰时,则该跑者被触杀出局。 |
刺杀 | Put out | 当打者 击出滚地球,守备队员 在跑向一垒之前将球传向一垒或自踩一垒垒包,则打者被刺杀出局。 |
阻杀 | Caught Stealing | 防守方的捕手 成功阻止跑者 在盗垒时安全上垒 |
夹杀 | Run Down | 防守方的内野手 在两个垒包之间进行夹击,使跑者 出局 |
三振 Strikeout
By own work - Own work, CC BY-SA 3.0, https://commons.wikimedia.org/w/index.php?curid=937483
当打者未能成功击中投手投出三个进入好球带的球而被判出局
在统计上,三振通常以缩写「SO(Strikeout)」表示,并用「K」来记录
三振的类型
类型 | 英文 | 说明 |
---|---|---|
正 K | Strikeout | 当打者挥空第三个好球时,即使捕手未能接住该球,打者仍然被判为出局 |
倒 K | Looking Strikeout | 当打者面对第三个好球时未挥棒,且该球进入好球带 |
三振的重要性
对象 | 说明 |
---|---|
对于投手来说 | 显示其投球能力和压制打者的能力。高夺三振率通常意味着该投手具备强大的投球技巧。 |
对于打者而言 | 被三振则显示出他在该次打击中的失误,可能影响其心理状态和后续表现。 |
不死三振是什麽意思?
不死三振(Uncaught third strike)是指打者面对第三个好球时,捕手未能成功接住这个球(球落地或捕手失误),打者可以尝试向一垒跑。
如果打者在捕手传球至一垒之前安全上垒,则该打者仍然被记录为三振,但不增加出局数。
不死三振触发条件
条件 | 说明 |
---|---|
空垒或二出局 | 不死三振的规则只在一垒空着或有二出局的情况下适用 如果一垒上有跑者且出局数少于两人,则打者将被判为出局。 |
活球 | 不死三振的情况下,球仍然被视为活球,这意味着比赛可以继续进行。 |
接杀 Fly out
当打者击出球后,无论是界内球还是界外球,只要该球在落地之前被守备方的球员(例如外野手或内野手)用手或手套接住,则该打者立即判定为出局。
当发生接杀时,原本在垒上的跑者必须回到各自的垒包,这可能影响他们的跑垒策略。
例如,如果打出外野高飞球时跑者在三垒,当打得够远时,他们可能会选择冒险回本垒得分
类型 | 英文 | 说明 |
---|---|---|
高飞球接杀 | Fly Out | 打者击出的高飞球在界内被接住 |
界外球接杀 | Foul Out | 打者击出的球在界外区域被接住 |
平飞球接杀 | Line Out | 打者击出的平飞球被接住 |
内野高飞球接杀 | Pop Out | 打者击出的内野高飞球被内野手接住 |
高飞牺牲打 | Sacrifice Fly | 当有跑者在垒上,打者击出高飞球被接杀,但跑者仍然可以回本垒得分 |
内野高飞球立即判定出局的原因是?
内野高飞球(Infield Fly)是一项棒球规则,主要用于保护攻击方,防止防守方利用故意漏接内野高飞球来製造双杀。
原因 | 说明 |
---|---|
防止取巧 | 内野高飞球规则的主要目的是防止守备方故意漏接飞球来製造双杀。如果没有这项规则,守备方可能会利用这种策略来获得额外的出局数。 |
裁判主观判断 | 当打者击出内野高飞球时,裁判需要根据其主观判断认为该球在正常情况下会被内野手接杀。如果裁判认为这个球是可以被内野手以普通守备行为接获的,则应立即宣告为内野高飞球,打者出局。 |
保护跑垒员 | 当内野高飞球被宣告时,跑垒员可以安全地站在原本的垒位上,而不必冒险进垒。这样可以减少跑垒员因为守备方策略而受到的损失,并确保他们有机会继续参与比赛。 |
立即宣告的重要性 | 根据规则,裁判必须立即宣告内野高飞球,以便让攻守双方清楚当前状况。延迟宣告可能会造成混乱,影响比赛进行。裁判不应该等到确定内野手是否能接住球后才宣判,因为这样会违反规则的精神。 |
特定情境下适用 | 内野高飞球的规则仅在无人或一人出局且一、二垒有跑者或满垒的情况下适用。在这种情况下,裁判更容易判断是否符合内野高飞球的条件。 |
封杀 Force out
当跑垒员被迫进入下一个垒包,而防守方的球员在跑垒员到达垒包之前持球触碰该垒包时,该跑垒员即被判出局。
情境 | 状况 | 跑垒员到达垒包之前出局方式 |
---|---|---|
打者击出球落地 | 打者成为跑垒员跑向一垒 | - 球传到一垒垒包 - 守备球员踩上一垒垒包 |
打者击出球落地 | 一垒跑者强迫前进到二垒 | - 球传到二垒垒包 - 守备球员踩上二垒垒包 |
打者击出球落地 | 二垒跑者强迫前进到三垒 | - 球传到三垒垒包 - 守备球员踩上三垒垒包 |
打者击出球落地 | 三垒跑者强迫前进到本垒 | - 球传到本垒垒包 - 守备球员踩上本垒垒包 |
触杀 Tag out
当防守球员持球触碰到未踩垒的跑垒员时,该跑垒员即被判定为出局
通常发生在跑垒员试图回到原本的垒位或在两个垒包之间时
情境 | 原因 | 触杀方式 |
---|---|---|
跑者回垒 | 当跑者因为飞球被接杀而需要回到原来的垒位时 | 跑者在返回过程中被防守球员持球触碰,则该跑者会被判出局 |
夹杀 | 当有两名防守球员在两个垒包之间进行夹击 | 触碰正在移动的跑者 |
滚地球 | 如果打者击出滚地球,且跑者在进垒过程中未能踩上垒包 | 被防守方持球触碰,则该跑者会被判出局 |
刺杀 Put out
当防守球员使跑垒员或击球员直接出局时,这种行为称为刺杀
情境 | 说明 |
---|---|
打者击出滚地球 | 在跑向一垒之前被守备球员接到并传球至一垒,或者守备球员自己踩上垒包 |
盗垒或击球后前进垒包 | 当跑者在进垒过程中被守备球员持球触碰 |
阻杀 Caught Stealing
By Minda Haas Kuhlmann from Omaha - An out at 2nd, CC BY 2.0, https://commons.wikimedia.org/w/index.php?curid=62060404
防守方的捕手
成功阻止跑者
在盗垒时安全上垒的行为,在跑者到达垒包之前触碰到他,使该跑者出局
阻杀通常以缩写「CS」
表示,并作为捕手防守能力的一个指标。
捕手的阻杀率(即成功阻止盗垒的比例)是评估其防守表现的一个重要数据。
阻杀的过程
过程 | 说明 |
---|---|
盗垒尝试 | 当跑者决定盗垒时,他会在投手投球的瞬间开始向下一个垒包移动 |
捕手反应 | 捕手必须迅速接住投手的投球,并准确快速地将球传向目标垒包(二垒或三垒) |
守备球员接球 | 接球的守备球员需要在跑者到达之前接住球并触碰到跑者 |
判定出局 | 如果守备球员在跑者到达之前成功触碰到他,则该跑者被判为出局 |
阻杀的重要性
重要性 | 说明 |
---|---|
防守策略 | 阻杀是捕手和防守队伍的一个重要防守策略,可以有效减少对方得分机会 |
心理影响 | 成功的阻杀不仅能鼓舞防守队伍士气,还可能对攻击方造成心理压力,使他们在未来的盗垒尝试中更加谨慎 |
夹杀 Run Down
夹杀(英语:Run Down 或 Pickle)是棒球比赛中的一种情况,指的是防守方在两个垒包之间进行的夹击行为,目的是将试图返回或前进的跑者触杀出局
夹杀的过程
过程 | 说明 |
---|---|
跑者移动 | 跑者可能因为打者击出球而尝试进垒,或因为其他原因而在垒包之间移动 |
防守反应 | 防守队伍会迅速协调,派出一名或多名球员在两个垒包之间形成夹击 |
触杀行动 | 防守球员会不断传球,以保持对跑者的压力,并试图在适当时机触碰到该跑者,使其出局 |
夹杀的重要性
重要性 | 说明 |
---|---|
战略性 | 夹杀是防守方的一项重要策略,可以有效地阻止攻击方得分。成功的夹杀不仅能使跑者出局,还能影响攻击方的士气。 |
心理影响 | 当发生夹杀时,攻击方的跑者可能会感受到更大的压力,这可能影响他们未来的跑垒决策。 |
打者出现犯规行为出局
犯规行为 | 说明 |
---|---|
妨碍守备 | 打者故意阻碍守备球员的行动,可能导致打者被判出局 |
跑垒偏离 | 跑者在跑垒过程中偏离原本的跑垒路线过远(例如超过三呎线),即使未被触碰也可被判出局 |
跑垒越位 | 后位跑者在跑垒时超越前位跑者,后位跑者被判出局 |
打击区外击球 | 打者在打击时单脚或双脚完全站在打击区范围以外,将被判出局 |
妨碍捕手 | 打者在投手投球时故意妨碍捕手的防守或传球,可能导致出局 |
与跑垒指导员碰触 | 跑者与跑垒指导员有肢体碰触时,无论故意与否,均应被宣告出局 |
打击顺序错误 | 如果进攻方打击顺序错误,防守方可提出促请裁决,使非正位打者被判出局 |
未履行返回义务 | 跑者在飞球被接杀时未履行返回原垒位的义务,提前进垒将被判出局 |
发生冲突 | 打者或跑者与守备球员发生身体接触,可能导致出局 |
非法改造球棒 | 使用未经联赛认证的球棒进行打击,将被判出局 |
常见问题
刺杀(Put out)与封杀(Force Out)及触杀(Tag Out)的差异是?
项目 | 刺杀 (Put out) | 封杀 (Force out) | 触杀 (Tag out) |
---|---|---|---|
定义 | 防守球员使跑垒员或击球员直接出局的行为。 | 当跑垒员被迫进入下一个垒包,防守球员在跑垒员到达之前持球触碰该垒包,使其出局。 | 防守球员持球触碰未踩垒的跑垒员,使其出局。 |
发生情境 | 通常发生在接杀、三振或其他情况下,防守球员持球使对方出局。 | 发生在打者击球后,原本在垒上的跑者必须前进到下一个垒包的情况。 | 发生在跑者未踩上任何垒位时,防守球员触碰该跑者。 |
例子 | 捕手接到三振的最后一球,或内野手接到滚地球并传至一垒使打者出局。 | 打者击出滚地球,原本在一垒的跑者必须前进到二垒,防守队伍在一垒触碰该垒包使打者出局。 | 跑者试图回到本垒时被捕手持球触碰,或在两个垒包之间被触碰。 |
Reference
- 三振 - 维基百科,自由的百科全书
- 接杀 (棒球) - 维基百科,自由的百科全书
- 刺杀 (棒球) - 维基百科,自由的百科全书
- 封杀 (棒球) - 维基百科,自由的百科全书
- 不死三振 - 维基百科,自由的百科全书
- 好球 - 维基百科,自由的百科全书
- 出局 (棒球) - 维基百科,自由的百科全书
- Outfield Mechanics/Play
- Breaking Down the Science of the Stolen Base | Smithsonian
- 得分 (棒球) - 维基百科,自由的百科全书
- 棒球 - 维基百科,自由的百科全书
- Baseball5_Rulebook_CHN.pdf
- 论内野高飞球规则、实际判决与常见错误 - 棒球 | 运动视界 Sports Vision
- 棒球各种杀,听得雾煞煞啊-与凝同行-抗凝药师的分享空间|痞客邦
- Stolen base - Wikipedia
- Rundown - Wikipedia
- 内野高飞球 - 台湾棒球维基馆